通麥天險(來源:百度百科)
每一個踏上通麥天險的人,無不心懷敬畏,這段八一與波密之間的14公里路程,沿途山體脆弱,河流密布,一旦風雨交加,就可能引發(fā)泥石流,讓這條路被稱為“死亡路段”。不管是修建川藏線通麥路段還是維護該路段,都有筑路英雄長眠于此,“通麥墳場”的名號也由此而來。
但以旅人的角度來看,一側山巒高聳,連綿不絕,山體上植被茂密,云霧繚繞其間,另一側則是奔騰不息的河流,河水清澈見底,像一條靈動的絲帶穿梭在山水之間。十八軍便是在這片山水之間,面臨著高山缺氧、道路崎嶇、物資匱乏等重重困難,千錘萬鑿出深山,向著拉薩挺進,他們的身影仿佛與這片山水融為一體,成為這片土地上永恒的精神象征。
如今西藏天路承建的G318波密至魯朗段改擴建工程已經完工,波密縣通麥鎮(zhèn)的項目部也已撤去,路面變得更加平整順滑,帕隆藏布河似乎也變得更加溫存,路邊的防護欄等設施修葺一新,為行車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58歲的廚師陳雙才,十五年間跟隨西藏天路項目部輾轉于西藏、貴州各地,陳雙才親身經歷了西藏這些年來的巨變,青藏公路的日益繁忙,商業(yè)的逐步繁榮,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這些經歷如同珍珠般串聯(lián)起他在西藏的歲月,每一段都承載著他的付出與收獲。
時光回溯到二十三年前,陳雙才聽從父親——一名老共產黨員的教誨進藏,故事便從他入藏時講起……
五道崗
陳雙才拎著行李站在一條看不到盡頭的砂石路上,大口地喘著氣,似乎天地間只有他一個活物,藏羚羊呢,藏野驢呢,雪豹呢,牦牛都沒見幾只,十幾個小時只有窗外灰色的天、山脈和左右兩邊黃綠相間的斑駁草地不停變換,風摻雜著沙礫劈頭蓋臉地撲來,旁邊一家補胎店門口的鐵皮呼啦作響,泥土搭建的店鋪里也不知道有沒有人,陳雙才不得不側過身好讓自己呼吸順暢。
陳雙才在藏建·天路波魯項目部工作期間
“要折返,你起碼到五道梁,再說,翻過唐古拉山,那可好多嘍,萬里長征剩幾百里,你要當逃兵嗦!”同行的乘客下車勸到。撒拉族司機不停地按著喇叭催促,他剛同意陳雙才要下車的請求,路旁的補胎店賣點方便面火腿腸也可以歇腳,這位愛嘟囔的乘客可以在這等到回格爾木的班車,至于要幾天還是多久,那就不關他的事了。
跟車的青海小伙下了車,吼道:“到底走不走!”陳雙才還是頭疼,卻突然冷靜了下來,從他家那個叫三合堰的小村子叮鈴哐當帶著幾十斤行李,坐三蹦子到市里、火車到西寧、大巴車離開格爾木、過了西大灘、到昆侖山口,幾千公里折騰到底是為了什么,他咬咬牙,拒絕了小伙的幫忙,把帆布大包和蛇皮袋重新塞回車里——“忍一哈,堅持一哈,莫要拉稀擺帶”,陳雙才給自己打氣,重新爬回了各種氣味混雜的車廂。
車子一溜黑煙沒入了云端。司機和乘客閑聊:“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五道梁都過了,再下唐古拉山就好多了。”陳雙才忍住劇烈的頭痛,想分散下注意力,他打聽藏羚羊去哪了,是不是讓偷獵分子捕殺了。
“‘大自然的搬運工’(指偷獵藏羚羊的不法分子)都進去了,羊子有哩,咋等一會?!彼緳C灌了口茶。
不一會兒,陳雙才看到了藏羚羊,接著是藏野驢、成群的牦牛、晶瑩剔透的流水似乎商量好的接踵而至,他覺得清醒了許多,沱沱河堵車時甚至下車抽了根煙。
“當時對西藏心里還是有一種恐懼感,有點怕怕,路上一瓶礦泉水至少要十元,有的地方更貴,我買了幾個他們叫撒子“焪(qiong)鍋”的大饃,喝一口水,吃一口饃,不在路上的飯館吃面,司機和小伙子就會不高興,饃帶到拉薩吃了幾天才吃完?!?/p>
“堅持一哈嘛?!标愲p才習慣性地往圍裙上抹了抹手。
陳雙才66年出生,屬馬,身形瘦削,說話時專注地看著我,仿佛往人心里灌輸一種無聲但堅韌的力量。陳雙才2001年第一次進藏時,兒子陳虎在四川崇州市公議鄉(xiāng)三合堰村上五年級,第二年陳虎的母親也動身前往拉薩。
這一堅持,便是二十三年。
啤酒之爭
“西藏新人”陳雙才是來做酒水生意的,當時拉薩銷量最好的是黃河啤酒,就像陳雙才和眾多的內地務工者一樣叮鈴哐當?shù)貜那嗖鼐€運來,再裝到人力三輪車摞個幾十箱送往拉薩各個店鋪、小賣部,貨運站常常呈現(xiàn)出一幅游擊隊四處出擊的場面。拉薩啤酒在迎頭趕上,雪花啤酒廣告營銷鋪貨也是山雨欲來,至于市中心酒吧、ktv則是百威和嘉士伯的地盤。
“黃河啤酒粗獷一點,很渾,有一點酸,不是很苦,入口后會再回甘,生津。像是在沙漠中渴了好久喝的第一口水,很獨特,這是西北的風格,但滿大街越開越多的火鍋店、川菜館,運費人工都漲,黃河不行嘍,我們重慶山城啤酒度數(shù)低點,清爽、巴適,我打算分一杯羹?!?/p>
“啤酒買賣是一個具有消費慣性、大品牌壟斷和當?shù)仄放埔采疃葏⑴c的生意,外來品牌初次進入打開市場十分不易,重慶啤酒靠的是老鄉(xiāng)人脈?!?/p>
陳雙才一共做了七年的酒水渠道供貨商。開始時各處跑,酒吧、ktv、小店到燒烤攤,和服務員數(shù)啤酒蓋算錢,下午晚上守在飯館門前等老板推銷重慶啤酒。
“小區(qū)里的超市好搞,顧客比較穩(wěn)定,老板他進別人的我會更低,要么進多少送東西、降價,只要進去就能逐漸加大我的出貨量和陳列量?!?/p>
“再一個,有些歪的招。比如,有的人和收廢品的談,只收他的瓶瓶兒,別的不管。只要錢到位,滿足了收廢品利益需求,結果就是,別家的空瓶瓶兒沒人收,夏天一放,那味道相當難聞,而且占地方,你說老板撒子心情?!?/p>
“歪招還不少,我沒這樣干過哈,因為不是長久之計,但你做這行要曉得嘛,免得著了別人的道?!标愲p才意味深長。
靠著口碑和積攢的人脈,陳雙才賺了一些錢,后來也做過白酒,但問題隨之而來,鋪貨量越來越大,需要自己墊付的資金也越來越多,有次輕信于人,合作伙伴信誓旦旦讓明天來結貨款,結果第二天卻人去樓空。
“生意起伏不定,那段時間經常失眠。”陳雙才說到。
“最牽心的還是娃兒。”陳虎漸漸長大,別的父母對孩子守護陪伴,勞心勞力,陳雙才夫妻二人家長會一次未參加不說,初升高考試也不在身邊,最長的一次甚至三年未見兒子,而且陳雙才聽到的一個詞“叛逆期”讓他心緒不寧。
“陳虎學壞了怎么辦?”陳雙才更睡不著了。
“我五年級時,父母便上了拉薩,我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過年。一年甚至幾年不見父母,似乎已經習慣了,見到時反而沒那么激動?!?/p>
“小姨和姨夫也在西藏務工,他們每年過年會回來,分開時表弟痛哭流涕,把充電器什么的藏起來,阻止離開,我覺得很幼稚。”
陳虎有點靦腆地說到。
陳虎初中畢業(yè)后的暑假,他想來西藏看父母,青藏線不是好挨的,何況一個剛初中畢業(yè)的孩子,陳雙才警告陳虎不要獨自前來。陳虎便去打工,發(fā)傳單、賣竹筍,人生中第一次掙到了錢,給父母買了四雙鞋寄到了西藏,陳雙才聽著電話那頭,兒子講老板怎么罵他,陳雙才心如刀割。
2008年春節(jié),陳雙才夫妻二人回家過年,本打算過完年之后返藏清一清生意賬目。春節(jié)后,喧囂褪去,陳雙才審視著長大了不少的兒子,這時陳虎即將從懷遠鎮(zhèn)重點高中畢業(yè),每晚學習到深夜,做高考前最后的沖刺。陳雙才撥打幾個老板電話,不是拒接便是無法接通,他決定暫緩入藏,陪兒子一起準備參加高考。
天路烹飪
2006年,陳虎高一暑假,青藏鐵路開通。陳虎從成都坐火車硬座將近五十個小時抵達拉薩,腳也腫了,一下火車,母親接過書包,家里晾的香腸、臘肉沉沉甸甸,一家三口終于團聚在拉薩。
陳雙才在藏建·天路波魯項目部食堂
陳雙才堅持自己動手做飯,何況是兒子第一次來拉薩,其實不忙的時候,家里也是他主廚,做的飯菜在老鄉(xiāng)朋友圈子小有名氣,川菜烹飪的自信似乎滲進他的骨子里。陳雙才撈出鹵好的鴨掌、豬耳朵、肘子等,取出發(fā)好的魷魚和當時拉薩市面少見的海參,出租房充滿炒豆瓣醬的香味,小圓桌上各色碗碟,陳虎熱水里泡著腳,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在一起吃了在拉薩的第一頓飯。
陳虎滿嘴流油:“以后能天天吃到爸爸做的飯就好了。”
三年后,陳虎考入四川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陳雙才如釋重負,決定放棄酒水生意,做自己一直想從事的廚師行業(yè)。
2009年,陳雙才經朋友介紹來到了國道317線夏曲卡至那曲公路整治改建工程B標項目部,負責三十多人的伙食。
陳雙才感受到一股靈動,這里似乎沒有空氣的存在,天藍得讓人心顫,縱橫交錯的溪水下草根晃動、泥土清晰可見,光線一直透到水底,尼瑪縣孔瑪鄉(xiāng),海拔4580米,剛好比拉薩高一千米,水燒開只有八十多度,他不知道要在這里待多久。
“剛去的那天氣是假象,第二天下午瀝青拌合站的帳篷就讓大雪壓塌了,我就曉得事情沒有那么簡單?!?/p>
陳雙才剛來便參與了一場小規(guī)模救援行動,項目部的人七手八腳掀開帳篷一角,把埋著的人一個個拉出來,大家大口喘著粗氣,嘴唇都是青紫色的。
“要穩(wěn)扎穩(wěn)打,最重要的是保證干凈的水、燃料和食材?!标愲p才每天和徒弟們開一輛銹跡斑斑的皮卡,車廂里同樣放著三個銹跡斑斑的大鐵桶,去十幾里處一條稍寬的溪流拉水。冬天把冰面鑿開,撈起透亮的冰塊,有半尺厚。
“物資就是這么短缺,帶蓋的塑料桶都沒得,拉回來的水灑一半,再沉淀一夜,第二天才能用。”
陳雙才修整了一架不知道哪來的小推車,找人焊接一番,空了就去撿牛糞,因為不知道哪天大雪封路,氣罐車有時走到一半只有折返回去,液化氣很難保證穩(wěn)定供給。
“草原你看起來是平的,其實都是一個鼓包一個鼓包的,大包接小包,車子在上面過山車一樣,我的小推車也和皮卡車拉水一樣,不能太滿,要不牛糞都灑嘍?!?/p>
陳雙才在那曲經歷過一場車禍。有一次從拉薩趕往當雄運送物資的途中,出發(fā)時還是艷陽高照,快到當雄時,卻突降大雪,路面基本看不清,車輛打滑翻倒在路邊,物資灑落一地,好在快到當雄,有車經過,受傷的女同志先行搭車離開,陳雙才和另一名項目部工作人員受了輕傷,他們留守原地,看守物資,等保險公司來處理。這時路過的群眾紛紛前來,牽著馬的,雪中蹣跚而行的,有人看一眼后,又回來帶上一壺酥油茶和油餅,陳雙才說,那一口熱氣騰騰的酥油茶至今難以忘懷。作為回報,陳雙才找出車上的水果和蔬菜裝上一箱想要答謝老百姓,沒想到老百姓連連擺手拒絕,陳雙才聽不懂老百姓說什么,只能看著他消失在風雪中。
陳雙才說,和周圍老百姓相處很融洽,他送了一雙皮鞋,交了一個朋友的故事,在項目部盡人皆知。同事們打趣道:“陳雙才,你朋友又來看你了!”原來,陳雙才有一次在路上看見一位當?shù)啬撩瘢悠茽€不堪,腳趾頭都露了出來,于是把他帶到項目部送給了一雙勞保皮靴,自此陳雙才的牧民朋友時不時會帶一桶奶或一塊酥油之類的吃食來看他,陳雙才聽不太懂牧民說什么,每次牧民朋友滿上一碗鮮奶,陳雙才雙手接過一飲而盡,然后相視而笑。
陳雙才還會接電線,站在梯子上,挨個點亮一頂頂工棚。
談起廚師工作,陳雙才如數(shù)家珍。
“做菜嘛,要保證衛(wèi)生,營養(yǎng)和口感,不像大飯店里那么精致賣相好,但吃得一定要衛(wèi)生、舒服?!?/p>
陳雙才告訴我,那曲鼠害嚴重,不僅侵蝕草場,甚至在人的眼皮下大肆啃食食材,有時進門,一跺腳,就有老鼠四下逃竄。
“食堂肯定是重災區(qū),但我后來采取了一些辦法還是管用的?!?/p>
陳雙才的第一個辦法是——把食材用木架架起來,四個腳撐抹上工地上要來的黃油,再把腳撐放進水桶里,設想中老鼠應該爬不上去,一呲溜就掉進水桶,但事實證明不管用,老鼠上天入地無所不能,陳雙才有次看見老鼠在桶里游了個泳,沾點水蹭著黃油繼續(xù)往上爬。
后來陳雙才托人從拉薩帶回來了一種細鋼砂網(wǎng),不銹鋼制成,價格不菲,四塊勾連焊接在一起掏出小門,組成一個小型的鋼籠,把食材裝進去架起來,從而隔絕了鼠害。
“菜品質量也要穩(wěn)定,不能由著性子來,比如你今天心情好,精雕細琢一大桌,哪天又胡搞一番,這樣大家就會有意見,說實話在那個地方,一天最大的享受便是吃飯時,卸下一身的重擔,吃著熱氣騰騰的湯飯,因為你睡覺不一定睡得好。”
陳雙才學會了辨別蟲草的方法,偶然得到一兩根,放進湯頭或是稀飯里,早上項目部的人圍觀蟲草稀飯,驚訝不已。
傳承與相聚
陳雙才問我,流動黨員是什么意思,在哪交黨費,現(xiàn)在入黨需要什么流程等,我一一解答。原來陳雙才的父親是一名老共產黨員,以前做過三合堰村大隊長,生前就鼓勵陳雙才到西藏去,希望他扎根高原邊陲干出一番成績。
在那曲的第三年,陳雙才收到噩耗,老父親病危速歸,他連忙請假,回去守在床前一個月盡孝直至送終,老人終于見到了遠在西藏,最想見的小兒子一面。
在陳雙才跟隨西藏天路工程項目輾轉全藏乃至貴州凱里的第十二個年頭,2021年兒子陳虎也加入了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在西藏天路(林芝)代建辦,負責工程項目的前置手續(xù)。
“以后能天天吃到爸爸做的飯就好了?!倍旰?,陳虎如愿以償。
從青海到西藏,陳虎的從業(yè)之路離父親越來越近,直至身邊——在林芝波魯項目部一間不大的板房放著兩張單人床,簡單衣柜,整潔明媚。
陳虎說:“我是幸運的?!?/p>
雖然陳虎2018年已入藏工作,但這期間和陳雙才還是聚少離多,這也是工程人的常態(tài)。
“再也不用像第一次來拉薩,分別時在站臺強忍淚水,火車啟動后,轉頭看車窗外,父母在抹眼淚,卻越來越遠,只聽見車廂里嘈雜的聲音,那個感覺太難受了?!?/p>
陳雙才、陳虎父子
陳虎拿到了二級建造師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在要不要繼續(xù)考取“一建”時拿捏不定,畢竟這是難度最高的建造師資格。
陳雙才鼓勵道:“不試一哈怎么會曉得?”陳虎挑燈夜戰(zhàn),陳雙才坐在一旁,一如十幾年前陪著兒子準備高考的那些夜晚。
2024年,陳虎的一級建造師考過了管理和經濟兩科,9月份剛考完公路事務和法規(guī),緊接著馬不停蹄學習備考監(jiān)理工程師課程。
2024年8月19日傍晚,西藏林芝通麥鎮(zhèn),天朗氣清,海拔2200米左右,曾經的藏建·天路波魯項目部的工程已經完工,在雪山和一片綠色山林環(huán)繞下,天路新修的公路像一條絲帶蜿蜒絲滑,陳雙才故地重游,在視頻里逗弄著剛上小學的孫兒。
陳雙才說,現(xiàn)在我們家是四世同堂嘍,姑媽和老母親在老家?guī)缀趺刻齑蚵齽幼鞯穆閷?,偶爾還甩幾個抖音。說罷,陳雙才叫我看,視頻里幾個老太太搓著麻將,精神矍鑠,看著喜慶極了。
“川藏鐵路一通,相關公路配套設施完善,那時候回家只要幾個小時?!?/p>
“他們陳虎現(xiàn)在吃點苦,難一點,修好了不得用上幾百年?!?/p>
陳虎說父親平時話不多,今天確實高興說了這么多。
陳虎說,這里就是家。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林芝,波魯項目部最后留給我的是一片正值盛開的桃花,“建設美麗幸福西藏、共圓偉大復興夢想”在這不是一句標語,而是許多活生生的人們通宵達旦、熱火朝天的真實寫照。西藏和平解放73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西藏的投入,雪域高原在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從無到有,日趨完善,各族人民幸福感不斷躍升。和平解放前,西藏一條公路都沒有,而今路網(wǎng)縱橫,川藏、青藏、滇藏和新藏多條進藏路通達,所有建制村村村通公路,公路通車里程超過12萬公里;青藏鐵路、拉日鐵路、拉林鐵路陸續(xù)通車;昌都邦達、林芝米林、日喀則和平、阿里昆莎等支線機場建成運行,與拉薩貢嘎國際機場一起實現(xiàn)了西藏與70個國際國內城市通航,航線達到140條。一張涵蓋公路、鐵路、航空的綜合立體交通網(wǎng)絡在西藏已經建立。身處舉世矚目的“世界屋脊”,西藏70多年來的發(fā)展天翻地覆,面貌改天換地,人民生活今非昔比,實現(xiàn)跨越上千年的滄桑巨變。如今的西藏,原野千里,處處生機勃勃;高山大川,一派欣欣向榮。
這離不開陳雙才父子這樣的普通建設者的辛勤付出,陳雙才父子不是在西藏待得最久的、最艱苦的,但他們二十多年的經歷,無不表露著一種中華民族的共性——堅韌、戀家、感恩和積極樂觀的奮斗精神,無路可退,拿起廚具(熱愛的事業(yè))便是生路,遇到挫折困難,不會怨天尤人,而是迎難而上想辦法克服,在工作生活中與當?shù)匕傩战涣鹘煌蝗?,為了子女的教育成長付出辛勞,孩子長大后也義無反顧進藏……他們是普通人,來自五湖四海,操著不同的口音,奔波扎根于西藏,以實際行動、一點一滴恰似星光之力匯聚成“建設美麗幸福西藏、共圓偉大復興夢想”的磅礴力量。
來源:宣傳部(企業(yè)融媒體中心)
文稿:劉波
拍攝:劉波
責編:邊巴央珍
審核:郭玉龍